随着全球航运业对能效提升和碳排放管控的日益严格,船舶动力系统的智能化、集成化与低碳化成为行业核心发展方向。斯堪尼亚(Scania)作为全球领先的动力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依托其深厚的技术积累,在舰船动力领域推出轴带发电与推进电力协同控制技术,通过创新性的系统集成与智能化控制策略,显著提升了船舶的能源利用效率与运行经济性。
一、技术背景与核心原理
1.轴带发电技术(ShaftGeneratorSystem)
传统船舶动力系统中,主发动机仅用于推进,辅助电力需求由独立的柴油发电机组提供,导致燃料消耗高、排放量大。轴带发电技术通过在主发动机(主机)的传动轴上集成发电机,利用主机富余功率发电,替代辅助发电机组,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2.推进电力协同控制(HybridPowerManagement)
在混合动力或全电推进船舶中,推进系统与电力系统需动态平衡负载需求。斯堪尼亚的协同控制技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优化:
-动态功率分配:根据航行工况(如低速巡航、加速、靠港等),智能分配主机动力与轴带发电机的电力输出。
-储能系统整合:结合锂电池或超级电容储能单元,平抑负荷波动,减少主机瞬态工况下的燃料浪费。
-智能电网管理:基于实时数据(如电网频率、电压、负载需求),优化电力流向,确保系统稳定性和冗余能力。
二、技术创新点
1.智能控制算法
-采用基于模型预测控制(MPC)的优化算法,预判船舶工况变化(如风浪阻力、航速调整),提前调整主机转速与发电机功率输出,避免能源浪费。
-通过AI驱动的能效优化模型,学习历史航行数据,动态生成最优控制策略。
2.模块化系统设计
-动力系统采用标准化模块(主机、轴带发电机、储能单元等),支持灵活配置,适配不同船型(如集装箱船、渡轮、拖船)。
-快速集成能力降低安装与维护成本,缩短船舶改造周期。
3.低碳化兼容性
-支持生物柴油、LNG、甲醇等低碳燃料的混合使用,满足IMOTierIII及未来碳排放法规。
-通过电力协同控制最大化清洁能源利用率,减少主机低效运行时间。
三、应用场景与效益分析
1.典型应用场景
-远洋船舶:在长航时巡航中,轴带发电可满足80%以上的辅助电力需求,显著降低燃料成本。
-港口作业船:频繁启停工况下,储能系统与电力协同控制减少主机空转,延长设备寿命。
-混合动力渡轮:在短途航线中实现全电推进与主机动力的无缝切换,降低港口区域排放。
2.经济效益
-燃料节约:综合能效提升15%-25%,年均燃料成本减少可达30万美元(以万箱级集装箱船为例)。
-维护成本:减少辅助发电机组运行时间,延长主机大修周期,维护费用降低20%。
3.环境效益
-氮氧化物(NOx)与硫氧化物(SOx)排放减少30%-50%,颗粒物排放降低60%。
-碳排放强度(CII)指标优化,助力船东满足EEXI(现有船舶能效指数)要求。
四、案例与未来展望
-案例:某欧洲渡轮改造项目
斯堪尼亚为某大型滚装渡轮提供轴带发电与混合动力升级方案,通过加装400kW轴带发电机和500kWh锂电池储能系统,实现港口停泊期间的全电模式运行。改造后,年燃料消耗减少18%,碳排放下降40%,获欧盟“绿色航运”认证。
-未来趋势
随着氢燃料电池、氨燃料等零碳技术的成熟,斯堪尼亚方案将进一步整合多能源协同控制能力,推动船舶动力系统向“零排放运营”演进。同时,数字孪生技术与远程监控平台的深度应用,将实现动力系统的全生命周期能效管理。
五、总结
斯堪尼亚的轴带发电与推进电力协同控制技术代表了船舶动力系统集成创新的前沿方向,其核心在于打破传统动力与电力系统的割裂,通过智能化控制实现能源流的全局优化。该方案不仅为船东提供了显著的经济回报,更成为航运业应对气候挑战的关键技术路径,未来有望在更多船型与场景中规模化落地,引领行业绿色转型。